火车电影,讲的却是……人的故事
核心思想一句话搞懂
- 导演Maciej Drygas拍了个新片,他用好多老火车视频,一个字都没说,却讲了一个关于20世纪人类生活、战争和痛苦的超感人故事。
几个超关键的点
- 火车不只是火车: 电影里,火车不光是用来坐的交通工具,它更像是一个符号,代表着人生的旅程。这段旅程有希望,但也充满了巨大的悲剧。
- 无声电影: 导演一开始也写了剧本,有台词的。但他后来觉得,那些老视频画面本身就力量十足,根本不需要任何台词,就能把故事讲得更好!这对他来说是个超大胆、超难的决定哦。
- 历史中的小人物: 电影不讲那些大人物、政治家,它只关注那些被卷入一战、二战这样大事件的普通人的脸庞和命运。都是些不知名的小人物哦。
有点黑暗的世界观: 导演自己也承认,他的电影,包括这部,都挺黑暗、挺悲观的。为啥呢?因为他想给大家看看,历史有时候多残酷,还有,人类在做坏事这方面,有时候也挺有“创意”的……
小八卦和关键数字:
- 事实: 拍这部电影,足足花了10年!
- 事实: 为了找到合适的镜头,电影团队翻遍了全球98个档案馆的视频!
超酷的句子,带你读懂
引用: "> 希望是有的,而且无穷无尽,只是,不属于我们罢了。"
- 啥意思: 这是作家弗朗茨·卡夫卡的一句名言,也是电影的开场白。它想说的是,虽然这世上希望很多,多到数不清,但在面对巨大的悲剧和痛苦时,我们常常会觉得,那些希望好像都不是为我们准备的。
- 为啥重要: 这句话一下子就给电影定下了严肃又有点悲伤的调子。它暗示我们,接下来要看的20世纪历史,可不是什么开心的故事,更像是关于人类苦难的记录。
引用: "> 我认为,没有痛苦,就没有艺术。"
- 啥意思: 导演认为,要创造出真正有价值、有艺术感的东西,就得付出巨大的努力,经历一番挣扎,甚至做出一些让人心痛的决定。
- 为啥重要: 这句话揭示了导演对工作的态度。他为了这部电影付出了十年心血,甚至做出了放弃整个剧本的艰难决定,就是因为他相信这样能让作品更好、更真诚。
导演为啥这么想?几个主要理由
- 首先,导演觉得火车是20世纪的完美“代名词”(或者说象征)。一开始,火车代表着进步和快乐,但很快就被用于战争,甚至用来运送人们走向死亡。
- 接着,他解释说,之所以放弃所有对话,是因为那些老视频里的人脸和场景,实在是太有表现力了!它们自己就能把故事讲得比任何台词都更震撼。
- 最后,他强调,对他来说,普通人永远是最重要的。通过特写那些在火车站和火车上不知名的人脸,他用一种非常个人化、非常触动人心的方式,展现了“大历史”背后普通人付出的代价。
几个让你开动脑筋的问题
- 问: 导演为啥在电影里放弃了所有对话?
- 答: 文章里说了,当他开始剪辑那些老电影片段时,他发现那些画面本身就充满了强烈的感情,根本不需要再加任何台词。虽然他有点怕这个决定,但他觉得没有对话的电影会更有力量。
- 问: 导演是个悲观主义者吗?
- 答: 文章暗示是的,至少在他的作品里是这样。他自己也说,他的电影都挺“黑暗”的,不会轻易给人希望。他觉得历史告诉我们,人类“能创造出非常有创意的地狱”。
为啥这很重要?然后呢?
- 为啥要懂这些: 这电影超棒地给我们示范了,艺术怎么能把老东西(比如那些老视频)拿来,讲一个全新的、超有力量的故事,而且这故事到现在还很有意义。它会让你思考,我们是怎么记住过去的,以及那些大事件是怎样影响普通人生活的。
- 了解更多: 访谈里提到,导演Maciej Drygas的其他电影(比如《波兰人民共和国的一天》或《别人的信》)可以在网上找到,比如Ninoteka.pl这个网站。看一部他的电影,是了解他独特风格的好方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