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让世界各地的人和地方都连在一起!
核心思想,超简单概括!
- 一位叙利亚音乐家Wassim Ibrahim,现在住在波兰,他告诉我们,音乐是怎样帮他记住家乡,并且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连接起来的。
重点信息,你得知道!
- 主人公是谁? Wassim Ibrahim是一位作曲家兼音乐家,他来自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因为战争,他在35岁的时候搬到了波兰。
- 他在波兰做些啥? 在克拉科夫,他成立了一个叫做“w kontakcie”(意思是“有联系”)的合唱团。里面有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唱歌,他们很多时候都没有学过专业音乐,但却一起演唱世界各地的歌曲。
- 家乡的记忆: Wassim对大马士革的声音和气味有着非常鲜活的记忆,比如街头小贩的叫卖声,还有教堂钟声和清真寺祈祷声混合在一起的声音。
- 有趣的事实和数字:
- 事实: 在来波兰之前,Wassim在大马士革住了35年。
- 事实: 他的爸爸在Wassim才几岁的时候,就教他用一种叫做“乌德琴”(一种阿拉伯乐器)弹奏第一批歌曲了。
重要引文和它的解释
- 引文: "> 晚上在大马士革老城区的餐厅吃过晚饭,走在街上,突然听到教堂的钟声或者清真寺的祈祷声,你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刻。那真是个不可思议、充满魔力的瞬间。"
- 这意味着什么: Wassim说,日常生活的各种声音,比如餐厅里的谈话声,混合着不同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声音,在大马士革创造了一种独特、神奇、让人无法忘怀的氛围。
- 为什么这很重要: 这句话表明,在他记忆里,大马士革是一个不同文化和宗教和谐共存的地方。这也展示了声音对他这个音乐家来说,是和“家”的感觉紧密相连的。
主要论点(也就是“为什么?”)
- 在这次谈话中,主持人想说明音乐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能把人和地方连接起来。下面就来看看他是怎么用Wassim的故事来证明这一点的:
- 首先,他介绍了Wassim,说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艺术家,因为战争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国家。
- 接着,他展示了Wassim如何通过感官(比如听觉和嗅觉)与家乡城市紧密相连——他讲述了大马士革那些塑造了他的声音和气味。
- 之后我们了解到,在波兰,他用音乐来建立一个社群。他的“w kontakcie”合唱团就证明了,即使人们来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起唱歌也能把大家连接起来。
- 最后,Wassim还发现叙利亚和波兰在共产主义时期(比如排队买食物)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相似之处,这说明世界上某些经历是共通的。
- 在这次谈话中,主持人想说明音乐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能把人和地方连接起来。下面就来看看他是怎么用Wassim的故事来证明这一点的:
让你好好思考的问题
- 问: Wassim最想念大马士革的哪些声音?
- 答: 从文章来看,他最想念的是城市里那些特别的声音:街头水果小贩的“叫卖声”,以及夜晚教堂钟声和清真寺祈祷声混合在一起的神奇声音。
- 问: 波兰对他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世界吗?
- 答: 不完全是。虽然文化和城市面貌不同,但他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相似点。他提到,就像波兰人在波兰人民共和国时期一样,他小时候在叙利亚也曾排长队买食物,比如大米或黄油。这种共同的经历帮助他感受到了与新国家的联系。
- 问: Wassim最想念大马士革的哪些声音?
为什么这很重要,以及你可以做些啥?
- 为什么你应该关心这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艺术有多么强大的力量。音乐不仅仅是娱乐——它能帮助一个人找到家的感觉,即使他离家千里之外。这也是一个很棒的例子,说明即使人们看起来非常不同,也总能找到一些把我们联系起来的东西。
- 想了解更多? 如果你想看看Wassim和他的合唱团在做什么,可以在YouTube或Facebook上搜索“Chór w Kontakcie”(“有联系合唱团”)。在那里你可以听到,音乐是如何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连接在一个波兰城市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