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ildas的承诺:一个家庭在深渊边缘
核心思想,一句话概括
- 一个11岁的小女孩被她妈妈杀了,因为他们全家都陷在一个超可怕的网里,里面充满了恐惧、控制,还有一种疯狂的想法:觉得死掉比活着更好。
最重要的点
- 死亡约定: 奶奶不想活了,她还说服了女儿(Matilda的妈妈),让她跟自己一起死,而且要把小Matilda也带走。
- 给孩子洗脑: Matilda本来是个开开心心的女孩,却被她妈妈和奶奶一直不停地“洗脑”,直到她真的相信天堂是个超棒的地方,那里有小猫咪,她必须跟家人一起去那里。
- 孤立的家庭: 他们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封闭,完全被那个强势的奶奶控制着。奶奶觉得外面的世界又坏又危险。
- 惩罚: Matilda的妈妈和爷爷都被判了很长时间的刑,因为法院说,小孩子不能自己决定生死,大人有责任保护他们。
事实 & 重要数字:
- 事实是: Matilda去世的时候才11岁。
- 事实是: 她妈妈Anja被判了8年零3个月的监狱。
- 事实是: 她爷爷Herbert也要去坐6年牢,因为他什么都没做,没有去救自己的孙女。
重要引语,简单解释
引语: "> 我永远不想没有她们,我要跟她们一起走,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我完全是自愿跟奶奶和妈妈一起走的。"
- 什么意思: 这是11岁的Matilda在她的遗书里写的。她想说的是,她无法想象没有妈妈和奶奶的生活,而且她是自愿跟她们一起死的,因为她们是一家人,要永远在一起。
- 为什么重要: 这句话太让人心碎了,因为它说明Matilda被操控得有多厉害。她真的以为这是她自己勇敢的决定,是她爱家人的表现,但实际上,她是被最信任的大人一步步带向了死亡。
引语: "> 这个判决也是对一个从未有过机会的孩子告别。"
- 什么意思: 这是法官在庭审结束时说的。他的意思是,这个判决不仅仅是惩罚,也是在跟大家告别Matilda,她从来没有机会过上自由、快乐的生活。
- 为什么重要: 这句话总结了整个悲剧。Matilda从一开始就被困在家庭的问题和恐惧里。它表明,法庭里的所有人都明白,她不仅被剥夺了生命,还被剥夺了过上正常生活的机会。
主要的观点(“为什么会这样”)
- 首先,播客的主持人说,问题的根源在于奶奶Sabine。她是一家之主,非常严厉,后来变得越来越抑郁,还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固定想法:觉得这个世界很糟糕,只有死了去天堂才能解脱。
- 然后他们解释说,Matilda的妈妈Anja精神状态不太稳定,而且非常依赖自己的妈妈,所以她也同意了这个想死的念头。她无法想象没有妈妈的生活,觉得那样的话自己也照顾不好Matilda。
- 接着,他们解释了Anja是如何故意操控女儿Matilda的。她把同样的对世界的恐惧灌输给女儿,还把天堂描绘成一个特别美好的地方,好让Matilda“自愿”地跟着她们一起去死。
- 最后,他们指出,爷爷Herbert是知道整个计划的。但他什么也没做,没有去保护他的孙女,因为他无法或者说不想反抗他那个强势的老婆。
让人思考的问题
问: Matilda真的想死吗?
- 答: 根据播客的说法:没有。在学校里她是个开朗又受欢迎的女孩。但回到家里,她妈妈和奶奶一直跟她世界有多危险,天堂有多美好,最后她才同意了。这不是她真正的决定,而是被洗脑的结果,因为她太爱妈妈了,不想没有妈妈。
问: 那为什么没有人发现异常呢,比如老师或者邻居?
- 答: 文章里说,确实有人注意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邻居们觉得她妈妈非常封闭,还看到Matilda在她妈妈身边总是特别安静。她的老师也发现她暑假回来后看起来很伤心。但是他们一家人把自己关得非常严实,窗帘也经常拉着,所以没人能猜到那扇公寓门后面到底有多可怕。
问: 为什么爷爷也被惩罚了?他又没有碰到Matilda。
- 答: 他被判了“不作为协助犯罪”。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就是说他被惩罚是因为他什么都没做。他知道孙女有生命危险,本来可以打电话报警或者联系儿童福利机构的。但他作为爷爷有特殊的责任去保护她,却什么都没做,所以他也有罪。
为什么这很重要 & 接下来会怎样
- 为什么你应该关心: 这个故事虽然超级悲伤,但它告诉我们,一定要注意身边的人和事。它清楚地说明,心理疾病和糟糕的家庭关系会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它提醒我们,大人有巨大的责任去保护孩子——有时候,甚至是要保护孩子不受大人自己的伤害。
- 了解更多: 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可以去听听同一批制作人做的播客系列《正义女神的意志》(Justizias Wille)。里面讲的是安乐死(Sterbehilfe),这个案子里也提到了这个,而且讲得同样精彩又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