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说话,心里踏实
核心思想就一句话
- 当大家觉得说话很安全,不怕被批评或被嘲笑,可以放心地分享想法、提出问题、承认错误时,无论是工作团队、学校小组,甚至在家里,都能变得更成功,也更有创意!
划重点啦!
- 什么是心理安全感? 就是那种感觉,你觉得你可以大胆开口——不管是分享新想法、提出担忧、问问题,还是承认自己犯了错——都不用担心被批评,也不用怕被别人当成笨蛋。
- 为什么害怕很危险? 当大家太害怕开口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时候,很多超棒的点子就没了,那些潜在的危险问题也可能被忽略掉,有时候甚至会导致非常可怕的事故发生。
- 怎么建立这种安全感? 当领导者(比如老师、老板,或是爸爸妈妈)能敞开心扉倾听,把犯错当成学习的机会,并且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的时候,一个安全的环境就慢慢建起来了。
- 有趣的事实 & 重要数字: 事实: 在波音737 Max飞机的事故中,一个员工提前发出的警告被无视了,结果后来在两次不同的坠机事故中,有超过300人丧生。
重要金句,大白话给你讲明白
金句: "> [心理安全感是]一种信念,相信自己不会因为提出想法、建议、担忧,甚至是犯错而被惩罚或羞辱。"
- 啥意思呢?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心里有底,觉得就算说了真话,也不会被骂或者被嘲笑。就算你是在指出问题,或者承认自己犯错了,也能放心地说出来。
- 为啥重要? 这是整个演讲最核心的定义。它告诉你,安全感不只是身体不受伤就行,更是指你在周围人面前,精神上和心理上都觉得很安心。
金句: "> 我把这叫做“打地鼠文化”……员工一表达意见,换来的就是当头一棒。"
- 啥意思呢? 演讲者把一种糟糕的工作环境比作那个打地鼠的游戏。每次员工“冒出来”一个想法,老板就会用批评或打压的方式,把他们“敲”回去,让他们闭嘴。
- 为啥重要? 这是描述那种“有毒”文化(就是让人很不舒服、很压抑的环境)一个非常形象又好记的方式。它揭示了领导者是怎么让大家为了不惹麻烦,干脆选择沉默的,这样一来,真正的沟通和解决问题就完全停滞了。
核心论点(作者为啥这么讲?)
- 首先,作者用了一些超有冲击力的真实故事(比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波音飞机坠毁事件),来证明当大家太害怕跟上级说出真相时,真的会酿成可怕的灾难。
- 接着,他分享了一个自己在大学课堂里做的亲身实验。当他跟学生保证,只要他们敢于尝试有创意的风险,就不会给他们低分时,结果呢?学生们不再害怕了,做出了很多令人惊艳、充满乐趣,而且质量超棒的项目!
- 最后,他指出,科学研究表明,心理安全感是让一个团队成功的“最重要的秘诀”。它能让团队更有创意,学习得更快,整体表现也更出色。
几个让你思考一下的问题
- 问: “心理安全感”是不是意味着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啊?
答: 文章说不是哦!这可不是让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通行证。它的意思是让你开放、真诚地表达,但你仍然要保持尊重。它表示你的想法会被认真考虑,但这不代表你可以粗鲁无礼,或者要求所有人都同意你的观点。
问: 那老板或者老师光是嘴上说说“这里可以放心大胆地说话”,就够了吗?
答: 文章说,这远远不够!一个领导者的行动,比他们说的话重要得多。如果老师嘴上问有没有问题,但当你真问了,他却显得不耐烦,那他实际传递的信息就是:“给我闭嘴。”他们必须通过认真倾听和积极回应,来证明这里是安全的。
问: 这只对大人工作的时候才重要吗?
- 答: 当然不是!演讲者说,这在家庭和学校里也同样重要。他提到,当孩子们觉得足够安全,敢于和父母谈论自己的问题时,会非常有帮助;或者当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时,不用担心被当成笨蛋,这种感觉也超棒。
为啥这很重要?接下来你可以做点啥?
- 你为啥要关心这个? 这个概念对你自己的生活超级重要!想想看,学校里的小组项目、你的运动队,甚至只是和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当每个人都敢于分享想法,敢于承认自己不明白的时候,整个团队都会表现得更好,对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次更积极、更愉快的体验!
- 想了解更多? 可以去看看艾米·埃德蒙森(Amy Edmondson)的TED演讲,标题是《如何把一群陌生人变成一个团队》。她就是提出“心理安全感”这个概念的教授,她的演讲很短,讲得特别清楚,而且超级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