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酱和芝士通心粉的“爸妈”为啥要分家?
核心思想,一句话总结
- 简单来说,卡夫亨氏这家超大的食品公司(就是你熟悉的番茄酱、芝士通心粉、热狗那些),现在要分家了!为啥呢?因为他们之前想通过疯狂“省钱”来赚钱,结果玩砸了,而且也没跟上大家越来越想吃健康食品的潮流。
划重点!
- 糟糕的合并: 2015年,做芝士通心粉、热狗的卡夫公司和做番茄酱的亨氏公司,本来是想强强联手,变成一家超级大公司。可现在回头看,这笔交易简直就是个大错误!
- 省钱省过头: 合并后,这家新公司简直成了“省钱狂魔”。他们对所有开销都下手,能省则省。一开始利润确实看起来很棒,但后来却害惨了他们,因为他们根本没钱开发新产品,也没钱给老产品打广告了!
- 口味变了: 大家开始想吃更健康、更新鲜的食物,而不是卡夫亨氏那些著名的加工食品,比如卡夫独立包装芝士片、果冻和方便午餐盒。
- 价格问题: 当通货膨胀让超市里的东西变得超级贵的时候,很多消费者就转去买更便宜的超市自有品牌了,而不是那些大牌子。
- 有趣的事实 & 关键数字:
- 事实: 公司合并后的十年里,股票价值暴跌了超过 60%。
- 事实: 这相当于市值蒸发了大约 570亿美元!
- 事实: 今天,你家买菜的账单,比仅仅四年前贵了 25-30%。
重要的话,给你解释一下
原话: "> ...all of these cost-cutting efforts just left Kraft Heinz brands to depleted to compete."
- 啥意思: 公司省钱省过头了,结果把旗下的品牌都搞得元气大伤,根本没法跟其他品牌竞争了。他们没钱搞酷炫的新广告,也没钱研发新产品,所以其他公司就趁机上位,把他们甩在了后面。
- 为啥重要: 这就是这次合并失败的根本原因。他们最主要的策略——省钱——结果反倒成了让他们无法成长的罪魁祸首。
原话: "> ...they just couldn't give all the brands all the love."
- 啥意思: 这家公司旗下有差不多200个不同的品牌。它太大了,管不过来,根本没办法给所有品牌足够的关爱。这就好比你养了太多宠物,根本照顾不过来,有些肯定会被冷落的。
- 为啥重要: 这就解释了为啥他们觉得分家是唯一的出路。通过拆分成两家小公司,他们希望每个品牌都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资金,从而再次成功。
主要观点(为啥会这样?)
- 首先,作者告诉我们,公司合并后的主要策略就是疯狂省钱。他们做了很多事,比如关掉工厂,甚至连员工想复印个彩色的文件都很难,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快速赚更多钱。
- 接着,他们解释了这个计划是怎么玩砸的。因为不花钱做宣传,也不投资新想法,他们那些曾经很有名的品牌就变得老旧无聊了,根本没法跟那些更新潮、更受欢迎的产品竞争。
- 最后,他们指出,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变了。大家开始想要更健康的食物,而且因为物价上涨,很多人开始选择更便宜的超市自有品牌,而不是卡夫这样的知名品牌。
几个小问题,一起来想想!
- Q: 这家公司有没有尝试让他们的食物更健康?
- A: 有的,他们确实尝试了。比如,文章里说他们把卡普里阳光(Capri Sun)饮料的糖分降低了,但结果“玩砸了”,因为顾客不喜欢新的口味。这说明,想改变大家已经习惯的那些老牌产品,真的超级难。
- Q: 卡夫亨氏是唯一一家要分家的大型食品公司吗?
- A: 不是哦,文章里说这其实是一个大趋势的一部分。其他一些巨头公司,比如家乐氏(就是做麦片的)和Keurig Dr. Pepper,也都在分家。现在的新想法是,公司小一点、更专注一点,反而比那种超级大、摊子铺得太广的公司要好。
这事儿为啥重要?以后呢?
- 为啥你应该关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那些超大、超有名的公司,如果跟不上大家的需求,也可能会摔跟头。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说明你家超市货架上的食物,总是因为新的健康潮流和经济问题在不断变化。
- 了解更多: 想知道公司是怎么努力保持领先的吗?可以去看看YouTube上的“Food Theory”频道。他们会用超有趣的方式,深入分析流行食品背后的商业和科学,这跟我们播客里聊的话题很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