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仪、口号和一个人的反抗
核心要点
- 一个叫齐红的普通人,因为对政府越来越不满,精心策划了一场用投影仪把反抗口号打在大楼上的行动,然后带着家人离开了中国。
主要看点
- 从普通人到反抗者: 齐红的人生很曲折,他从一个贫困山村的少年,到大城市打工被欺负,再到后来在北京开网店买房买车,生活变好了,但他慢慢觉得精神上很空虚,并对社会越来越失望。
- 思想的转变: 几件事彻底改变了他。一是看到孩子们在学校接受“仇恨教育”(比如仇恨美国、日本);二是在疫情期间经历了各种不合理的管控;三是读了《1984》这类书,觉得书里描写的压抑社会和现实太像了。
- 精心策划的“灯光秀”: 他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计划,自己买来投影仪和雕刻机,花了10天躲在酒店房间里,偷偷学习怎么操作机器、刻出标语,并用“天天锻炼身体好”这样无害的口号来测试效果。
- 远程操控: 最厉害的是,他带着家人离开中国9天后,才在英国远程启动了重庆酒店里的投影仪,完成了这次抗议。
- 趣闻和关键数字:
- 事实: 投影抗议持续了 50多分钟。
- 事实: 他在酒店房间里准备了 10天 才离开中国。
- 事实: 他在离开中国 9天后 才远程启动了投影仪。
重要引言,简单说
引言: "> 之所以走这一步,也是无可奈何,谁愿意颠沛流离有好日子不过呢?"
- 什么意思: 他说,他做这件事是实在没办法了,要是有好日子过,谁愿意离开家到处漂泊呢?
- 为什么重要: 这句话说明他不是天生就想反抗,而是觉得生活环境让他感到绝望,不得不这么做。这显示了他的行动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而不是一时冲动。
引言: "> 也许你现在是受益人,但在这片土地上有一天你一定是受害人。"
- 什么意思: 这是他留给警察信里的话,意思是:“也许你现在觉得这个制度对你挺好,但总有一天,你或者你的家人也会被这个制度伤害。”
- 为什么重要: 这句话很有力,因为它不是在骂警察,而是在试图唤醒他们。他认为在这个系统里,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今天的执法者可能就是明天的受害者。这体现了他希望对话和唤醒良知,而不是单纯的制造冲突。
主要论据(为什么这么说)
- 齐红决定公开反抗,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 首先,他认为政府的“仇恨教育”正在毒害孩子,让他们从小就学会仇恨,而不是爱与独立思考,他无法接受这一点。
- 其次,他亲身经历了政府对普通人权利的践踏,比如疫情期间不合理的封控,以及他年轻时被警察和收容所虐待的痛苦经历,让他对这个系统失去了信任。
- 最后,他从北京“四通桥勇士”和“白纸运动”的年轻人身上受到了鼓舞,觉得普通人也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发出声音,争取自由。
- 齐红决定公开反抗,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让你思考的问题
- 问: 齐红在行动之前害怕吗?
答: 他在采访里说,准备的时候不紧张,但真正启动投影仪的那天晚上还是有点紧张的,主要是怕计划失败。他也承认,要对抗一个如此强大的国家机器,心里其实还是挺害怕的。
问: 他为什么选择用投影仪,而不是其他更简单的方式?
- 答: 他考虑过用无人机撒传单或挂横幅。最后他觉得用投影仪这种方式更科技、更巧妙,不容易被马上发现。他特意选择在大学城附近,是希望影响那些年轻的学生,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独立思考的种子。
这件事为什么重要 & 接下来看什么
- 为什么你应该关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叔叔,也可以因为自己的信念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它让我们思考,当个人的想法和强大的社会规则冲突时,一个人可以做什么?这件事也展示了科技是如何被用来发出不同声音的。
- 了解更多: 如果你对这种故事感兴趣,可以去读读乔治·奥威尔的《1984》这本书。齐红说这本书对他影响很大,书里描述了一个被完全监控、思想被控制的社会,读起来非常震撼,能帮你更好地理解齐红为什么会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