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a Episodes

1914 episodes from China

E475.一个女性的成长历险记:当我意识到自己是女孩

From 故事FM

故事FM ❜ 第 475 期 前不久,有一款叫 Clubhouse 的美国音频社交 APP 开始爆火,因为伊隆·马斯克来到了他们的聊天室里分享;而且因为这个 APP 需要通过邀请码才能注册,所以当时可谓是一码难求。这把火也蔓延到了中国,很多中国用户也在上面开房间语音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有点像是听 故事FM 的感觉,只不过他们是实时的,而且听后即焚不留痕迹。有一天,我忽然在微博上发现有好多人在 @ 我。(顺便说一下,我的微博名就是我的真名——寇爱哲,欢迎来关注我。)那天不仅有好多人 @ 我,也有的朋友私信我,说有一个姐姐在 Clubhouse 里讲自己的经历,所有人都听入迷了,她的经历太精彩了,这是 故事FM 应该采访的人啊。直觉告诉我,这样有故事的人绝对不能错过,所以我立刻去加了她,就有了后面的这段自述。 /Staff/讲述者 | Nikita主播 | @寇爱哲制作人 | @寇爱哲声音设计 | 桑泉实习生 | 朱司帷文字整理 | 雨露运营 | 翌辰 雨露/BGM List/01. StoryFM Main Theme – 桑泉 (片头曲)02. 干涩的符号 – 桑泉

E474.忍受家暴 20 年,我终于与父亲断绝了关系

From 故事FM

故事FM ❜ 第 474 期 一般来讲,讲道理的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选择通过交流和沟通来解决问题。但对于有暴力倾向的人,暴力却是 Ta 最可能采用的表达方式,Ta 更愿意通过拳脚,而不是语言来进行交流。对于暴力倾向产生的原因说法不一,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大脑损伤、敌视心理以及童年时期遭受过的身心摧残一般是某个人长大后具有暴力倾向的三大因素。无论是哪一种原因,有一个现象是非常常见的:那就是,暴力倾向的受害者往往是暴力倾向者的家人。因为家人才是和他们相处最多的人。今天讲述者胡生,他的父亲就有严重的暴力倾向,而他从小就是在暴力和谩骂中长大的。面对频繁的家庭暴力,胡生冷眼旁观了二十多年;在他 33 岁这年,他终于有勇气去反抗自己的父亲。 /Staff/讲述者 | 胡生主播 | @寇爱哲制作人 | 马达声音设计 | 孙泽雨文字整理 | 马达 雨露运营 | 翌辰 雨露/BGM List/01.Story FM Main Theme – 彭寒(片头曲)02.LA3 – moby(噩梦开始)03.Slow Movement – Brian Eno(羞辱母亲)04.Deep Saffron – Brian Eno(被打惨状)05.Desert Sand – Roger Eno(片尾曲)

E473.从我记事起,爸妈就染上了毒品

From 故事FM

故事FM ❜ 第 473 期 三年前,故事FM 曾经播出过一期节目叫「我是毒贩的女儿」,当时有一条评论我记忆很深刻。「特别希望 故事FM 能做个对比讲述,在贩毒者的亲人讲述完家里感人的亲情故事后,再听听那些被毒品控制残害的人,那些牺牲的缉毒警察,那些逃债者……他们的家人的故事。」今天的讲述者甘草就来自这样一个家庭,从他记事起,他的父母就已经染上了毒品。 /Staff/讲述者 | 甘草主播 | @寇爱哲制作人 | 徐林枫声音设计 | 桑泉文字整理 | 朱司帷运营 | 翌辰 雨露/BGM List/01. StoryFM Main Theme – 彭寒 (片头曲)02. 雾气 – 桑泉

E472.我撞见了成人世界的秘密

From 故事FM

故事FM ❜ 第 472 期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经历,小的时候,大人如果要谈什么事情,总会刻意避开我们;如果我们问起来,他们就会拿「你是小孩儿,你不懂」来敷衍。所以那个时候我就特别天真地想知道,大人们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但这个世界并不是密不透风的,因为机缘巧合也好,有心探索也罢,成人世界里那些「隐秘的角落」有的时候会突然撞向你,那一瞬间,你就长大了。 /Staff/讲述者 | CC & 橙子主播 | @寇爱哲制作人 | 也卜声音设计 | @故事FM 彭寒文字整理 | 也卜 雨露运营 | 翌辰 雨露/BGM List/01. StoryFM Main Theme – 彭寒 (片头曲)02. 3:7 – 彭寒(收音机)03. Glory – 彭寒(小红家的钢琴)04. Stairway Curling Up – 彭寒(门)05. A Train – 彭寒(爱的能力)06. Night Train – 彭寒(片尾曲)

E471.三个罕见病人自述:被疾病「偷走」的人生

From 故事FM

故事FM ❜ 第 471 期 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则,是由多数派制定的。比如在我们这个社会,大概有 10% 的人是左撇子,可你随处可见的门把手、剪刀、地铁轧机等等生活用品却都是为了那 90% 的人设计的。如果你不在那少数人之中,你可能永远也无法了解,一个少数派的生活里,那些苦恼、麻烦甚至是痛苦。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关于少数派的疾病,也就是罕见病的故事。当你面临人群中那低于万分之一的、最为稀有的威胁时,你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子? /Staff/讲述者 | 汤锋磊 王一凡 章南主播 | @寇爱哲制作人 | 也卜声音设计 | 孙泽雨文字整理 | 也卜运营 | 翌辰 雨露/BGM List/01.Story FM Main Theme – 彭寒(片头曲)02.Procreant – Goldmund (深夜打车)03.3. Hi, I’m Your Mom – 彭寒(解开病因)04.Cavalcade – Goldmund (放弃治疗)05.Starlight – 彭寒(坚持治疗)06.Seafoam (协和确诊)07.Life Circle – 彭寒(片尾曲)

E470.我的初恋结束了,以我从未想到的方式

From 故事FM

故事FM ❜ 第 470 期 在 故事FM 非常非常早期的时候,远在「用你的声音,讲述你的故事」之前,我们曾经短暂地使用过另一个 Slogan,叫「讲述好听的故事,认识复杂的人。」这个 Slogan 读上去确实不如现在这个顺口,表意好像也过于直接了。不过我一直挺喜欢这里面的「复杂」这个词。我始终相信,但凡你能听到的故事,不管是在文字,影像还是声音里,都远不及这个故事本来的面貌复杂,因为讲故事和听故事的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故事FM 和我也是其中之一。而认识到这种天然的复杂,和自我的局限,也许正是我们变得更好的第一步。今天我们讲的,也是这样一个故事。它发生在 15 年前,故事的主人公叫小问。关于小问要说的这个故事和提到的这个人,小问曾经控制不住一遍又一遍地追问着自己相同的问题,却始终得不到解答。十多年过去,小问在去年秋天向我们投了稿,想把这个故事记录下来。 /Staff/讲述者 | 小问主播 | @寇爱哲制作人 | @故事FM 彭寒声音设计 | @故事FM 彭寒文字整理 | 李士萌校对 | 张博文运营 | 翌辰 雨露/BGM List/01. StoryFM Main Theme – Yangfan/彭寒 (片头曲)02. The Box – 彭寒(小问)03. A Room – 彭寒(甜蜜)04. Future In Valley – 彭寒(哈尔滨)05. A Train – 彭寒(通话中)06. A Room, The Box – 彭寒(片尾曲)

E469.东北「民间蛙人」:鲸鱼口中逃生,下水道里寻人

From 故事FM

故事FM ❜ 第 469 期 提到蛙人,估计很多人会联想到某种传说中的神秘生物。但其实有这么一群负责执行水下特殊任务的人,他们也被称为「蛙人」。蛙人在水下能做的事非常多,包括侦察勘探、施工爆破、救援打捞等等。今天的讲述者董双,就是一位来自东北的「民间蛙人」。跟亲戚朋友介绍起自己的工作时,董双会直接说:「咱就是捞人的,偶尔也捞车。」 /Staff/讲述者 | 董双主播 | @寇爱哲制作人 | 徐林枫声音设计 | 孙泽雨 朱司帷文字整理 | 徐林枫校对 | 张博文运营 | 翌辰 雨露/BGM List/01.Story FM Main Theme – 彭寒(片头曲)02.Cascading Bells Too(自我介绍)03.Burnt Umber – Brian Eno(鲸鱼)04.Payphone Dilemma – .Dave Porter(全年无休)05.Wood Writing Session(协助破案)06.The Night – Goldmund(片尾曲)

128 与历史学家罗新漫谈旅行文学

From 忽左忽右

【本期话题成员】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郑诗亮,《上海书评》执行主编(微博@PomBom,豆瓣ID:PomBom)罗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时间轴】04:15 关于中亚的旅行作品是罗新阅读的一大乐趣联06:05 地区研究的特点是不做历史分期12:30 什么样的游记作品符合罗新的口味?16:15 从大都到上都的旅行20:30 从实用性的写作传统到形成文学自觉27:10 从威廉·达尔林普尔到罗伯特·卡普兰31:00 两个熟悉的陌生地带:中亚与西伯利亚34:55 罗新聊他对专名的考据兴趣由来37:45 以长城为写作对象47:40 与带有族群色彩的生物学思想告别50:50 在普林斯顿写作《双螺旋的低语》53:00 罗新回应《世上本无黄种人》遭遇到的批评56:40 一本关于印度的旅行游记01:00:45 如何看待中产阶级写作与游记文学【音乐】concertotema de Alexandre - Eleni KaraindrouParis, Texas - Ry Cooder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logo设计】杨文骥【后期制作】littlerain【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三联中读、芒果动听、阿基米德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E468.我是来自河南的犹太人

From 故事FM

故事FM ❜ 第 468 期 犹太民族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苦难的民族。从罗马帝国对犹太人起义的镇压开始,他们就离开故土,流亡了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上,他们被很多国家和文明迫害、驱逐过。十九世纪末,犹太人西奥多·赫茨尔发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号召散居全世界的犹太人「回归故土」。1948 年,以色列建国后,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但这时候人们才发现,经过将近两千年和世界各族人民的通婚,犹太后裔已经分散在各色人种当中了。这其中有白人、有黑人,还有中国人。本期的讲述者金锦,就是一名生在中国河南开封的犹太人。 /Staff/讲述者 | 金锦主播 | @寇爱哲制作人 | 马达声音设计 | @故事FM 彭寒文字整理 | 马达校对 | 张博文运营 | 翌辰 雨露/BGM List/01. StoryFM Main Theme – 彭寒 (片头曲)02. Starlight – 彭寒(开封)03. Take Care, People – 彭寒(Tim)04. If I Forget Thee, Oh Jerusalem – Shevet Achim(耶路撒冷)05. Hava Nagila – Jewish Music Unlimited(喝醉)06. The Flute of Moses – Rabbi David Louis(葬礼)07. Starlight – 彭寒(片尾曲)

午后偏见003|福尔摩斯学是个什么学?

From 忽左忽右

【本期话题成员】郑诗亮,《上海书评》执行主编(微博@PomBom,豆瓣ID:PomBom)刘臻,网名“ellry”,推理小说研究者、《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诺顿注释本》译者【时间轴】03:08 英国的福尔摩斯研究会:最早的组织者是赛耶斯04:48 美国的福尔摩斯研究会:克里斯托弗·莫利组织了贝克街小分队08:54 福尔摩斯的故事是真实的:柯南·道尔是文学代理人11:12 福尔摩斯的原型到底是谁13:30 柯南·道尔自己也破了两个大案子16:54 柯南·道尔是一个抱负很大却并不成功的历史小说家20:27 中国最早的福尔摩斯故事被当作新闻翻译,在梁启超办的《时务报》上发表 24:18 “福尔摩斯”这个名字这么译,不是因为林纾是福建人25:59 晚清时,刘半农也写过福尔摩斯的同人文27:30 柯南·道尔并不喜欢怪盗亚森·罗平31:39 福尔摩斯系列故事可以看做福尔摩斯的个人史,还有人编福尔摩斯语录34:30 按照福尔摩斯人生的先后时间顺序来编排的福尔摩斯探案集36:47 柯南·道尔笔下的错误38:36 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注释本42:43 福学和道尔学45:45 克林格的福尔摩斯研究51:16 大家都可以提笔来写写福尔摩斯【音乐】大野克夫—プロローグ~ノアズ・アークのテーマ                大野克夫—元気をだして~時計の針が…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后期剪辑】littlerain【logo设计】杨文骥【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三联中读、芒果动听、阿基米德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特番:怪力乱神话新春

From 忽左忽右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刘诚丰,道长 老徐,玄学爱好者 【音乐】 Miss Combo - 固体李逵 Solid Liqui Little Thing - 固体李逵 Solid Liqui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hotair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 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和荔枝FM、三联中读、芒果动听、阿基米德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E467.那些年,我在异乡度过的春节

From 故事FM

故事FM ❜ 第 467 期 春节肯定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了,你端午节说公司项目没完工,不回家了,家人能理解;你中秋节说正在出差,不回家了,家人也能理解;但你要是说春节我还有事儿不能回家,可能就有些说不过去了。真的很少有人春节不回家团圆。但是今年呢,因为疫情防控,好多人真的只能就地过年了,包括我自己。为了避免回北京会遇到麻烦,所以也就不折腾了。但是不回家的年,要怎么过呢?我们很想听听别人的经验。所以前段时间我们发起了一次故事征集,在这次征集当中,挑选了四位讲述者,来讲讲他们曾经在异乡过年的记忆。这些跨越了年代和地区的故事,或许能给在外的你带来一点新年的慰藉,希望你独自在外也能过得好。 /Staff/讲述者 | 云朵 肖林 婷婷 一舟主播 | @寇爱哲制作人 | 张一舟 徐林枫声音设计 | 孙泽雨文字整理 | 张一舟校对 | 张博文运营 | 翌辰 雨露/BGM List/01.Story FM Main Theme – 彭寒(片头曲)02.Dark Sienna – Brian Eno(一个寒冬)03.一封家书 – 李春波(听收音机)04.blue age – josiah steinbrick(拉索啰)05.Boxes Autumnal Moping(婷婷)06.The Awaited Little – 彭寒(一舟)07.Cinnabar – Roger Eno(片尾曲)

马金瑜在三年前的自述重播

From 故事FM

2017 年我采访了嫁给了藏区蜂农的记者马金瑜,节目播出时的标题是「采访完一个藏区蜂农,47天之后我嫁给了他」。在那期节目当中马金瑜说,她正在办离婚。我问她,觉不觉得这次婚姻的尝试是失败的,她回答说,对,就是失败的。那次采访完之后,在没有录音的情况下,金瑜告诉我,自己被扎西打过。我当时听了很震惊,虽然节目里金瑜已经说了一些扎西非常父权的一些表现,但是家暴是更严重的事情。我问金瑜,我可以录下这部分的故事吗?金瑜考虑了一会,她说不希望讲这些。那我想,无论金瑜是什么样的考量,既然她正在办离婚,以后就远离那个男人了。所以,她如果想忘掉这些不好的经历,我也应该尊重她的选择。昨天,我看到金瑜写的文字,才知道她这些年来遭受的是系统性的家暴,而且从金瑜的描述来看,已经非常恶劣了。我觉得,这阵子的喧嚣,更多的是没认真听过金瑜经历的人,仅凭着网络上的几个标签,就开始发表言论。这样的言论其实非常地不负责任。所以今天,我就把上次的节目重播一遍,并且补充一些当时因为篇幅限制没有放进去的故事。希望能让你对金瑜多一点了解。  Staff 讲述者 | 马金瑜主播 | @寇爱哲制作人 | @寇爱哲声音设计 | @故事FM 彭寒文字整理 | 翌辰 雨露 一舟运营 | 翌辰 雨露 BGM List 01. StoryFM Main Theme – 彭寒 (片头曲)02. Freedom the 4th – 彭寒(蜜蜂搬家)03. Freedom the 3rd – 彭寒(回家)04. Freedom the 5th – 彭寒(片尾曲)

E466.16 岁那年,我有了孩子

From 故事FM

故事FM ❜ 第 466 期 有一部叫《朱诺》的美国电影,讲的是高中少女朱诺不小心怀孕了,她决定要把孩子生下来,周围的人也没有对此大惊小怪,反倒是一起给她出主意,帮她度过这个意外的人生阶段。朱诺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迅速成长。「未成年生子」的话题虽然在中国很少有讨论,也没有类似主题的影视作品,但不代表这个现象在中国不存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2015 年中国 15~19 岁少女的生育率是 9.2%,也就是说那一年中大约有 53 万不满 20 岁的中国女孩怀孕生子。2018 年,在短视频平台上还曾经出现过一大批以「未成年宝妈」为噱头的 00 后网红,而后来她们都被封号了。故事FM 曾经播出过不少和「性教育」有关的节目(男孩/女孩),我们不厌其烦地告诉大家,要让孩子尽早了解性知识,知道如何避孕,因为对于性,疏总比堵要有效。但今天,我们不想去评价「未成年生子」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这样的划分实在是太简单粗暴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对于男孩还是女孩而言,未成年生子这件事,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人生。今天的故事有两位讲述者,他们分别在 16 岁和 17 岁那年,成为了未成年爸爸和妈妈。因为不同的人生际遇,他们的故事也有了不同的走向。 /Staff/讲述者 | 星辰 & 李云主播 | @寇爱哲制作人 | 刘逗声音设计 | @故事FM 彭寒实习生 | 李士萌文字整理 | 朱司帷校对 | 张博文运营 | 翌辰 雨露/BGM List/01. StoryFM Main Theme – Yangfan (片头曲)02. Ashes In My Memory – 彭寒(她很温柔)03. Non_sense – 彭寒(不想回家)04. 华芳 – 彭寒(回家)05. The Awaited Little – 彭寒(太厉害了)06. Freedom the 1st – 彭寒(给他一个好的未来)07. Non_sense – 彭寒(待产)08. Freedom the 4th – 彭寒(两份礼物)09. 珍贵的人 – 彭寒(片尾曲)

E465.用镜头讲故事的人

From 故事FM

故事FM ❜ 第 465 期 1972 年 6 月 18 日,一个 9 岁的越南女孩赤身裸体,哭喊着逃离被汽油弹轰炸的村庄。当时在场的美联社战地记者黄幼公举起相机拍下了这个瞬间,当女孩从他身边跑过的时候,黄幼公用水浇灭了她身上的火焰,并把她送去了医院。黄幼公拍下的那张照片后来被命名为《战火中的女孩》,照片发表之后,很快轰动了全世界,也改变了这个越战女孩潘金福的一生。一年之后,《战火中的女孩》获得了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注:即荷赛奖),以及普利策新闻奖。也是在这一年,美国结束了越南战争。纪实摄影,有的时候不仅能够震撼人心,甚至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是几位荷兰摄影师于 1955 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创办的,所以它在中国也被翻译为「荷赛奖」,这个奖项原本是为了鼓励那些勇于冲向最危险地带的新闻工作者,后来它发展成世界闻名的纪实类摄影奖项,用照片激发更多思考。虽然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摄影大奖远在欧洲,但其实它离中国人并不遥远。尤其是近十几年里,很多中国摄影师的名字都出现在了荷赛奖的获奖名单里。在这些中国摄影师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今天我们就请到了四位曾经获得过荷赛奖的中国摄影师,来讲讲他们的拍摄经历。这几位讲述者有的是摄影记者,有的是自由摄影师。一些看起来稀松平常的日常生活,在他们的镜头里有了不普通的一面。 /Staff/讲述者 | 储永志 & 李怀峰 & 陈荣辉 & 蔡圣相主播 | @寇爱哲制作人 | 马达声音设计 | 孙泽雨文字整理 | 马达 雨露校对 | 张博文运营 | 翌辰 雨露/BGM List/01.Story FM Main Theme – 彭寒(片头曲)02.福气 – 彭寒(储永志)03.Long Long Corridor – 彭寒(鸭塘放鸭)04.Not Much(李怀峰)05.Starlight – 彭寒(淳朴的百姓)06.华芳 – 彭寒(东北年轻人)07.Seafoam(片尾曲)

从泡泡玛特谈起:物质消费中的情感价值

From 疯投圈

本期延续《疯投圈》第37期的话题,继续聊聊消费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在产品的实用功能性越来越容易被满足的当下,消费者开始青睐能够创造情感体验的产品,期待以此表达个性和获得身份认同。大家熟知的 Disney、Apple、Starbucks、Lululemon 等国外品牌都是这个方向的佼佼者。但并非所有品类都可以成为消费者体现个性和价值的载体,哪些品类天生能承载情感体验呢?在本期节目里,我们讨论了两家迅速崛起的消费品公司——泡泡玛特和 HARMAY 话梅:泡泡玛特用「游戏化」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用「社交化」调动人性里的分享欲,不需要故事背景就能提供情感满足;HARMAY 话梅主打美妆和泛生活产品,独特风格的线下店,契合了人们对美和美好生活的期望。最近刚入驻国内的日本品牌茑屋书店也值得一提,不以卖书为唯一目的,但从各处细节塑造个人性格的标签感,让人愿意拜访和分享。 欢迎关注《疯投圈》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公众号「疯投圈」或扫描二维码,关注后您可以: 加入《疯投圈》会员群组,接受专属私密分享及线下活动通知; 通过微信小程序直接收听节目,或分享给微信好友; 打赏支持我们继续产出更多好内容。 意见与反馈也可致信 [email protected]

127 凶案与空城:魏一平谈城市化运动中的社会报道

From 忽左忽右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魏一平,原《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现湖畔大学内容总监 【时间轴】 03:45 千禧之交从文化双周刊转为新闻周刊的三联 08:05 魏一平不认为自己是严格意义上的调查记者 11:50 剧烈的城市化进程催生十多年前的新闻“富矿期” 15:17 拆迁下的北京大兴灭门案 23:03 调查报道的重心在于追溯缘由而非还原细节 27:49 魏一平经历的一次备受冲击的采访 36:50 恶性案件背后的地方产业生态 45:02 再回顾清华朱令事件 53:21 公共性议题向城市化议题的新闻转向 56:32 资源型城市化运动的极端样本:鄂尔多斯鬼城 01:02:36 当年的广州黑人生存调查 【音乐】 Smoke - Lesley Barber The Angry River - Father John Misty / The Hat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hotair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三联中读、芒果动听、阿基米德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E464.独身的舅爷的一生

From 故事FM

故事FM ❜ 第 464 期 传统中国人年纪大时讲究一个子孙满堂。哪怕临终时,躺在床上,看着一屋儿孙子女陪在身边,走的也会心安。当然,我们今天的观念和生活选择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但即便是过去传统观念的时代,也不是每一个老人都有那样的晚年。总有一些老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结婚,也不曾生育。他们孤零零地走完自己最后的人生路,如果没有人记得,他们就像从未来过这世上。 /Staff/讲述者 | 杨刚主播 | @寇爱哲制作人 | 徐林枫声音设计 | @故事FM 彭寒文字整理 | 杨刚校对 | 张博文运营 | 翌辰 雨露/BGM List/01. 福气 – 彭寒 (那个老头)02. StoryFM Main Theme – 彭寒 (片头曲)03. Afternoon Field – 彭寒 / 校浩然(耕种)04. 华芳 – 彭寒(回家)05. 子尤之四 – 彭寒(老头的离开)06. 福气 – 彭寒(片尾曲)

126 失落的红星:南斯拉夫足球的兴衰

From 忽左忽右

【本期话题成员】 钱睿荪,《杯弓舌瘾》主播 杨阳,埃塞克斯大学历史学博士 周禹光,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生,研究中南关系史,里耶卡球迷 【音乐】 Od Vardara pa do Triglava (Jugoslavijo) - Danilo Živković Samo da rata ne bude - Djordje Balasevic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hualun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三联中读、芒果动听、阿基米德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E463.周奇墨:我要清醒地搞笑

From 故事FM

故事FM ❜ 第 463 期 刚刚过去的 2020 年,真的太魔幻了,想到去年整个世界所遭受的一切,就有点儿让人笑不出来。但是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是渴望笑声。这两年因为综艺节目的推广,很多小众文化都「火」了。比如脱口秀,也叫「单口喜剧」,这种一个人在舞台上讲段子、表演的喜剧形式悄悄地在都市青年人中流行起来。去年年中上线的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汇集了当下最受欢迎以及最具特点的一批脱口秀演员,里面好几个段子都火出了圈,像什么「男人明明如此普通却又那么自信」就广为流传。如果你恰巧看过的话,肯定会对里面一位叫周奇墨的演员有印象。他是北京单立人喜剧俱乐部的演员,其实成名已久,早在 2017 年,周奇墨就获得过中国脱口秀喜剧节和爱奇艺脱口秀大赛的双料冠军。在同行和喜欢他的观众心目中,周奇墨一直最看重线下的剧场演出,似乎有意避开以综艺为呈现形式的线上表演。但是去年他做了一个让很多人意外的选择,那就是参加《脱口秀大会》。 /Staff/讲述者 | 周奇墨主播 | @寇爱哲制作人 | 也卜声音设计 | 孙泽雨文字整理 | 李士萌校对 | 张博文运营 | 翌辰 雨露/BGM List/01.Story FM Main Theme – 彭寒(片头曲)02.Starlight – 彭寒(引起讨论)03.Boxes Sunday Funday(被人认出)04.LUX 4 – Brian Eno(感到虚无)05.Wood Hm(展望未来)06.Story FM Main Theme – 彭寒(片尾曲)

Page 63 of 96 (1914 episodes from China)

🇨🇳 About China Episodes

Explore the diverse voices and perspectives from podcast creators in China. Each episode offers unique insights into the culture, language, and stories from this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