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a Episodes

1909 episodes from China

E061. 27 天找狗大作战:少女名侦探与粉红老大爷的世纪对决!

From 故事FM

心爱的柴犬走丢 27 天,我像侦探一样把它找回来,过程曲折离奇,请各位看官且听故事。置顶三大教训,切记切记: 1.抓住刚丢狗的黄金 1 小时,赶在坏人之前找到狗;2.看录像 1 分钟,胜过人肉寻找 8 小时;3.永远要拴狗绳。 /讲述者/ 旺福妈 /主播/ @寇爱哲/制作人/ @寇爱哲/声音设计/ @故事FM彭寒 /BGM List/01.Katie’s Leaving – Alexandra Desplat (旺福)02.Ask – Nujabes / Fat Jon ( A 所监控录像)03.Good Morning Max – Alexandra Desplat (鬼市)04.Static Medium – Fat Jon (回到 95% )05.Night Train To Netherland – Alexandra Desplat (粉红色电动车!)06.Rooftop Route – Alexandra Desplat (夜行)07.Thank You – V.A (作战计划成功)08.Story FM Main Theme (Beijing Subway) (未发布) – 彭寒 (片尾曲) /更多收听平台/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蜻蜓 FM/懒人听书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故事FM”感谢关注,欢迎互动

为什么在星巴克喝不到好咖啡(下)

From 忽左忽右

星巴克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咖啡饮品销售商,但在咖啡爱好者眼里,星巴克的咖啡水准却饱受诟病。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所谓的「品咖啡」是故弄玄虚吗?以及,中国的咖啡消费市场到底有多大?本期节目里,资深咖啡发烧友、《第一财经周刊》主笔许冰清为我们厘清关于咖啡消费的种种误读。 【主持】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杨一(新浪微博:@杨一1)  【嘉宾】 许冰清,《第一财经周刊》主笔(新浪微博:@约小亚holic)  [10:30]绿山咖啡的k cup占据了全美50%的咖啡市场份额 [12:30]星巴克在美国面临的困境 [12:50]甜甜圈品牌成为星巴克的竞争对手 [13:20]COSTA使用半自动咖啡机导致饮品质量不稳定 [15:50]西雅图的咖啡店多如牛毛 [16:40]硅谷诞生新的希望取代星巴克的品牌 [20:30]“不靠谱的顾客”如何诞生 [21:35]精品咖啡的拓客方法单一 [22:30]传统茶叶市场或对咖啡市场形成冲击 [23:45]「小罐茶」和「蓝瓶咖啡」的品牌定位异同 [25:10]中式茶一直在尝试塑造品牌,但效果不大 [26:00]近来流行的新式茶饮难以成为未来市场主流 [27:20]很多人分不清TWG和Twinings是两个茶饮品牌 [27:55]港台商人带起了普洱茶的流行 [29:25]饮料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到底占据什么位置? [32:20]阎连科批评中国流行“苦咖啡文学” [34:00]精品咖啡馆其实不适合坐在里面写作 [36:20]在上海街头“撞店”的小技巧 [37:50]「一点点」等奶茶品牌的流行和中国人对糖精的偏好 [38:40]台湾奶茶味道偏淡,并且会默认顾客少糖 [40:10]咖啡店重要的是不要迷失方向 【音乐】 "Born Under a Bad Sign"(Richard Hawley·Coles Corner·2005·Mute Records) "You Have Loved Enough"(Leonard Cohen·Ten New Songs·2001·Columbia Records) 【logo设计】杨文骥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网易云音乐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E060.我与肿瘤君 Battle 的 200 天

From 故事FM

我现在特别享受下午的阳光,就是那种黄色的,从窗户里透进来的光。有时候从窗户里看下去,楼下的车啊人啊,你会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轨迹,有他们想做的事情。我也是其中一个,其中一只正在行走的蚂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那就去做好了,其他都没那么重要。/讲述者/ 刘宁 /主播/ @寇爱哲/制作人/ @寇爱哲/声音设计/ @故事FM彭寒/BGM List/01.出路(未发布)- 彭寒(非霍奇金淋巴瘤)02.Ashes In My Memory (Part 1) (未发布) – 彭寒(爷爷和妈妈)03.Hello, Is This Your House? – Explosion In The Sky / David Wingo (我的阿姨)04.Classic Terror(未发布)- 彭寒(病危通知书)05.Ashes In My Memory (Part 2) (未发布) – 彭寒(妈,您辛苦了)06.Katana – MONO (片尾曲)/更多收听平台/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蜻蜓 FM/懒人听书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故事FM”感谢关注,欢迎互动

星巴克轶事

From 疯投圈

1987 年,星巴克是一家陌陌无闻的卖咖啡豆的企业,创始人舒尔茨决定转型成休闲咖啡厅。之后 30 年间,星巴克从西雅图的几家店发展为市值超过 840 亿美元的国际品牌。如无意外,星巴克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家超过 5 万家门店的连锁企业(目前全球接近 3 万家)。随着其在中国门店超过 2000 家,甄选店、上海臻选烘焙坊纷纷开业,星巴克在中国逐渐布局茶饮、面包等细分领域。中国市场的营收也在 2018 年 Q1 猛增 30%,同店销售增幅为 6%。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喝茶的市场,消费者是如何在星巴克的引领下,被咖啡文化渗透和改变?它是如何通过门店设计和会员体系等营销方式俘获消费者的钟爱?这期节目,黄海和 Rio 你分享星巴克的故事和有意思的商业逻辑。 推荐阅读 1987-1997:星巴克咖啡帝国的崛起之路(by 黄海) 星巴克上海烘焙工坊今日开业,我们去试了试什么叫“沉浸式咖啡体验” 进入中国市场近20年的星巴克,是如何持续增长和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从380万美元到市值超过840亿,星巴克成功背后的10个原因 Why is Starbucks successful? 3 Reasons Why Starbucks Still Shines, Despite Market Shortcomings

E059.我爹妈拿命试过的那些「保健品」,了解一下

From 故事FM

「空巢老人深陷保健品骗局」,这样的社会新闻常年见诸报端,年轻人见怪不怪之余,往往不解的是——老人家到底有什么想不开的,会被保健品的老套骗术给套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本次故事的主角,畅畅也是不解的。她是河南人,从读大学开始就能离开家乡来了北京。在保健品这个问题上,她对自己的父母一向很有信心——我爸妈是文化人,没那么容易上当;再不济,就算他们上了当,我这个女儿也能拦得住。但直到去年,她才意识到,这件事儿没那么简单。/讲述者/ 畅畅 /主播/ @寇爱哲/制作人/ @ellentooo/声音设计/ @杨帆_阿猴/BGM List/01.CAT(未发布)- Yangfan ( 小区里的人都在买)02.If is possible…(未发布)- Yangfan(爸爸把茶杯一放说:「不行!分了」 )03.Goodnight ladies(未发布)- Yangfan ( 笼络人心的套路)04.Life Circle(未发布)- 彭寒 ( 爸爸妈妈陪伴子女的时间越来越少了)05.Story FM Main Theme (Beijing Subway)(未发布)- 彭寒 (彭寒的故事)/更多收听平台/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蜻蜓 FM/懒人听书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故事FM”感谢关注,欢迎互动

E058.我公然“违法”玩游戏机的 14 年

From 故事FM

后来我才回过味儿来,原来从我接触游戏,到玩游戏玩得最疯的那几年,中国内地一直有个禁令,叫“游戏机销售禁令”。真的,我正正好好的赶上了这波大潮。但是你要问我,在玩游戏这个事儿上,你真的被禁了么?我会说,才怪!/讲述者/ Hardy /主播/ @寇爱哲/制作人/ @寇爱哲/声音设计/ @杨帆_阿猴/BGM List/01.+/-(未发布)- by Yangfan ( 一个把游戏机当成洪水猛兽的年代)02.The Memory of Tetris(未发布)- by Yangfan ( 瞬间变成孩子王了)/更多收听平台/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蜻蜓 FM/懒人听书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故事FM”感谢关注,欢迎互动

E057.北京地铁青年图鉴

From 故事FM

*提示一下,这一次我们收集了很多有意思的环境音,所以推荐你在安静的地方收听本期故事。北京现在有 22 条地铁线,370 座站台,每天有超过 1,000 万人次在这里穿梭——这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轨道交通系统。每天早上走进地铁,从安检口排起的长龙开始,你就能感觉到这一整天的压力。前面乌泱泱人头攒动,对你来说,他们都是挤占你时间和空间的蚂蚁。只不过,他们不是真正的蚂蚁。他们和你一样,都是有生活,有故事的人。而且他们的故事,就在地铁里上演。今天我们找来三个北京地铁青年,深入这个地下 30 米的空间,聊一聊北京地铁的故事。/讲述者/ 李濛、彭寒、郭秋来/主播/ @寇爱哲/制作人/ @寇爱哲/声音设计/ @故事FM彭寒/BGM List/01.Story FM Main Theme ( Rasta Version )(未发布)- 彭寒(一千万分之一)02.Air Waltz (未发布)- 彭寒(飞翔的皮包)03.男人的忧伤 – 两只手枪(鼓楼大街)04.天空之城 – Cover By 彭寒(风声,轨道声)05.我看见一只鱼 – 几米 (第二通电话)06.A Seperation (未发布)- 彭寒(没爹没妈的城市)07.Story FM Main Theme ( Sailor’s Version) (未发布)- 彭寒(片尾曲)

为什么在星巴克喝不到好咖啡(上)

From 忽左忽右

星巴克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咖啡饮品销售商,但在咖啡爱好者眼里,星巴克的咖啡水准却饱受诟病。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所谓的「品咖啡」是故弄玄虚吗?以及,中国的咖啡消费市场到底有多大?本期节目里,资深咖啡发烧友、《第一财经周刊》主笔许冰清为我们厘清关于咖啡消费的种种误读。 【主持】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杨一(新浪微博:@杨一1)  【嘉宾】 许冰清,《第一财经周刊》主笔(新浪微博:@约小亚holic)  [02:15]杨一在上海星巴克烘焙工坊偶遇安德鲁·索尔金 [10:15]带酒的吧台是烘焙工坊最受欢迎的吧台 [11:10]咖啡原教旨主义真的存在吗? [14:30]星巴克咖啡的口味局限性 [16:30]许冰清讲述云南咖啡种植园之行 [18:50]过于粗放的种植方法影响了国产咖啡豆品质 [22:35]雀巢带起了云南的咖啡种植产业 [26:00]大众对于精品咖啡的经典误解 [28:30]杨一在马来西亚遇到了一杯喜欢的咖啡 [30:15]特调咖啡的可玩性让它在精品咖啡界很受欢迎 [30:50]夏天喝一杯氮气咖啡很舒服 [35:50]星巴克对中国消费者的咖啡教育功不可没 [38:00]80年代三线城市小群体中也曾流行煮咖啡文化 [39:05]雀巢咖啡早期一度成为礼品标配 [40:25]张朝阳在广告片里喝咖啡杯 [41:25]上海的咖啡文化易于咖啡消费习惯的建立 [42:00]台湾人带来了上海最早的精品咖啡 [43:30]日系精品咖啡注重深烘 [44:50]咖啡的流行往往受益于加班文化 【音乐】 "One More Cup of Coffee"(Bob Dylan·Desire·1976·Columbia Records) "走过咖啡屋"(千百惠·走过咖啡屋·1989) 【logo设计】杨文骥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蜻蜓FM、 荔枝FM、网易云音乐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E056.他是同性恋,我是双性恋。我们结婚了,我们相爱了

From 故事FM

小鸟是一位性少数者——LGBT 中的B,双性恋。但她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和周围的人有任何不同,她同样会恋爱,会喜欢上一个人,只是不会去关注自己喜欢的人是男人还是女人。大学毕业不久,小鸟经历了和一个女孩儿的恋爱,也经历了分手。然后她开了个人博客,记录这段感情。这时候,他遇到了一个男生——Paul 。/讲述者/ 小鸟 /主播/ @寇爱哲/制作人/ @寇爱哲/声音设计/ @杨帆_阿猴/BGM List/01.Lady Prince(未发布)- YangFan (大多数人不会问这样的问题)02.Lady Jumpy(未发布)- YangFan (在博客第一次遇到Paul )03.The Smoke(未发布)- YangFan (这个世界给予TA应有的善意)04.RUN(未发布)- Yangfan ( 小鸟来到北京开始女性权益相关的工作)05.Happy Ending(未发布)-YangFan (小鸟对人的感情比其它异性恋更纯粹)/更多收听平台/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蜻蜓 FM/懒人听书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故事FM”感谢关注,欢迎互动

E055.我用 1000 天时间,逃离体制内生活

From 故事FM

说起体制内的工作,有的人把它当做是梦寐以求的铁饭碗,也有人把它当做是枯燥乏味的上一代生活。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就进入了体制内。但在她眼里,这份工作让她变成了一个懦夫。所以,她决定逃出去。/讲述者/ 小慕 /主播/ @寇爱哲/制作人/ @ellentooo/声音设计/ @故事FM彭寒/BGM List/01.Paper Moon – Explosion In The Sky(懦夫)02.Air Waltz(未发布) – 彭寒 (扫地与假钞)03.The Other Side Of Light(已发布在网易云音乐) – 彭寒(生日礼物)/更多收听平台/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蜻蜓 FM/懒人听书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故事FM”感谢关注,欢迎互动

隐形巨匠:费兰特和她的匿名写作(下)

From 忽左忽右

从1992年开始,“埃莱娜·费兰特”这个名字便游荡在意大利文学中,2014年后,随着“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相继问世,费兰特一跃成为全球文坛瞩目的作家,然而却无人知道这个名字背后的真实身份。26年来的匿名写作,为费兰特增添了更多传奇色彩。本期《忽左忽右》,我们邀请到“那不勒斯四部曲”中译本的图书编辑索马里,为大家带来关于费兰特和意大利女性写作的话题交流。 【主持】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杨一(新浪微博:@杨一1)  【嘉宾】 索马里,九久读书人编辑(新浪微博:@索马里索马里)  [06:35]美国女性文学传统和意大利女性文学的比较 [08:00]意大利文学受天主教影响很深 [09:10]法拉奇和费兰特笔下人物代表了两个年代的意大利女性 [28:30]一本好的作品是制造混乱和痛苦的 [32:00]索马里谈虚构和非虚构之中的那条线 [35:20]回忆也是一种文学加工 [36:45]小说家可以轻易地越界 [38:00]20世纪以来的西方作家不断寻找新的写作方式 [38:55]索马里经历过的一次非虚构写作危机 [41:50]“认识作者有助于理解作品”是读者的自负 [45:00]村上春树举例解答读者的质疑 [47:15]“不爱自己母亲的女人是迷失的女人” [49:40]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结局就像奥德修斯回到家乡一样 【音乐】 "Medley: Tarantella Napoletana, Quadriglia Abruzzese, Eh, Cumpari!"(We Three·Bravo Italia!·1995·Mifflin Hills Music) "Sotto Le Stelle Del Jazz"(Paolo Conte·Arena di Verona·2005·Atlantic Records) 【logo设计】杨文骥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蜻蜓FM、 荔枝FM、网易云音乐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E054.老师,把你的手拿开

From 故事FM

校园性骚扰,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今天的这段录音,来自广州性别教育中心提供的素材。录音中的主人公是一位27岁的女生,在播出前我们征得了她的同意。/讲述者/ 匿名 /主播/ @寇爱哲/制作人/ 韦婷婷/声音设计/ @故事FM彭寒/BGM List/01.Classroom Prisoner(已发布在网易云音乐)- 彭寒 (小屋子)02.Stairs Curl Up (未发布) – 彭寒 (楼梯间)/更多收听平台/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蜻蜓 FM/懒人听书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故事FM”感谢关注,欢迎互动

E053.张杨导演:我们这一代,都是被打大的

From 故事FM

零几年上大学那会,流行翻一本册子,薄薄的几页纸,叫《资料片手册》,每行只有一个导演名和电影名。其中有一行写着:张杨《昨天》。《昨天》讲的是演员贾宏声在戒毒期间与父母相处的故事。这部片子在中国影史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实验,因为无论是贾宏声,还是他的父母,都在这部电影里出演自己。而最震撼的一幕是,贾宏声扇了父亲两耳光。/讲述者/ 张杨 /主播/ @寇爱哲/制作人/ @寇爱哲/声音设计/ @杨帆_阿猴/BGM List/01.September(未发布)- Yangfan( 他们在聊他们的故事,我也要聊我的)(成为导演后,和父母的关系一直贯穿在作品里)02.Dead moon(未发布)- Yangfan (以后确定做电影导演)( 后来父亲总是道歉)03.Ending(未发布)-Yangfan (但也不会更深的沟通了)/更多收听平台/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蜻蜓 FM/懒人听书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故事FM”感谢关注,欢迎互动

E052.爸爸去世时我才理解,「人没了」三个字是什么意思

From 故事FM

这几天是清明假期,也是我们祭奠先人的日子。平日里我们挑着生活重担,到处奔波。而这时候,我们停下来,把时间交给他们。今天的故事主人公叫杨婕,她出生在80年代的一个内蒙古边远山村,是家里的小女儿。虽然小时候物质生活并不丰富,但在杨婕心中,父亲一直以来都是她无与伦比的骄傲… /讲述者/ 杨婕  /主播/ @寇爱哲/制作人/ @寇爱哲/声音设计/ @故事FM彭寒 /BGM List/01. Story FM Main Theme (Sailor’s Version) (未发布) – 彭寒 (清明节)02. Life Circle (未发布)- 彭寒 (村里的帅哥)03. The Awaited Little (未发布)- 彭寒  (病)04. Hi, I’m Your Mom (未发布)- 彭寒 (两个月)05. A Seperation (未发布)- 彭寒 (没有了)06. Life Circle (未发布)- 彭寒 (另一种方式) /更多收听平台/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蜻蜓 FM/懒人听书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故事FM”感谢关注,欢迎互动

隐形巨匠:费兰特和她的匿名写作(上)

From 忽左忽右

从1992年开始,“埃莱娜·费兰特”这个名字便游荡在意大利文学中,2014年后,随着“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相继问世,费兰特一跃成为全球文坛瞩目的作家,然而却无人知道这个名字背后的真实身份。26年来的匿名写作,为费兰特增添了更多传奇色彩。本期《忽左忽右》,我们邀请到“那不勒斯四部曲”中译本的图书编辑索马里,为大家带来关于费兰特和意大利女性写作的话题交流。 【主持】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杨一(新浪微博:@杨一1)  【嘉宾】 索马里,九久读书人编辑(新浪微博:@索马里索马里) [01:35]《伯德小姐》导演表示电影灵感来自“那不勒斯四部曲” [05:10]图书编辑一开始并不看好外国女性文学在中国的市场 [06:55]欧洲每个家庭、每个年龄层都可能阅读费兰特 [07:10]文坛隐者埃莱娜·费兰特其人其事 [16:45]来自女性的视角在文学领域中长期缺席 [19:00]顾彬曾批评中国作家的直男癌倾向 [20:20]“那不勒斯四部曲”拥趸中存在大量男性作家 [20:30]弗兰岑很想成为美国的托尔斯泰 [21:15]“阶层决定了你对语言的坦诚程度” [24:10]读者对中译本的反馈令索马里刷新认知 [24:30]中国的文学出版界一半的书是出给同行看的 [26:15]内地女性媒体人表达对这部小说的不屑 [34:30]费兰特写的是女性小说,也是南意大利的史诗 [38:20]丘吉尔的青年回忆录笔法迥异于世界大战回忆录 [41:50]费兰特式的写作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生长出来 [43:10]意大利语非常粗俗,与费兰特的写作相得益彰 [43:50]从小说中了解意大利的战后贫民史 [45:50]《纽约书评》非常乐意拔高这类写作题材 【延伸阅读】 “那不勒斯四部曲”(中译本已出三卷《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埃莱娜·费兰特 《青春》约翰·库切 《自由》乔纳森·弗兰岑 《哈德良回忆录》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我的早年生活》温斯顿·丘吉尔 《战后欧洲史》托尼·朱特 【音乐】 "Un Largo Adios"(Gato Barbieri·Last Tango In Paris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1972·United Artists Records) "Lascia Ch'io Pianga"(Christophe Rousset·Farinelli: Il Castrato·1994·Auvidis Travelling) 【logo设计】杨文骥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蜻蜓FM、 荔枝FM、网易云音乐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E051.我们在北京找来三个白领,聊聊他们为什么年纪轻轻要写遗嘱

From 故事FM

明天是清明节,是假日,是祭日,也是值得探讨死亡的日子。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只有老年人才会写遗嘱。即使是老年人,不到一定岁数的时候,也是避讳写遗嘱的。但今天我们要带给你的,是三个中青年写遗嘱的故事。他们不仅不避讳这件事情,而且非常坦然,且深思熟虑。/主播/ @寇爱哲/制作人/ @寇爱哲/声音设计/ @杨帆_阿猴/BGM List/01.Lady Prince(未发布)- Yangfan ( 三个中青年写遗嘱的故事)(希望我死后也能训练出一个虚拟版的我)02.Apart(未发布)- Yangfan ( 生离死别突然来的这么近)/更多收听平台/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蜻蜓 FM/懒人听书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故事FM”感谢关注,欢迎互动

E050.我是美国人,我在中国教论语

From 故事FM

今天的故事主人公, Benjamin Giaimo ,中文名笨夯,他今年29岁,是美国芝加哥人,现在在北京读博士。虽然是标准的西方人长相,但你要是问他母语是啥,大概率他会告诉你是汉语,带点陕西口音的那种。倒不是因为汉语比大山好,而是英语比较差。哦哦还有还有,他在人大读博士,精通中国哲学,业余爱好是给中国学生上国学课。/主播/ @寇爱哲/制作人/ @ellentooo/声音设计/ @故事FM彭寒/BGM List/01.Air Waltz(未发布) – 彭寒(口音)02.Junkyard Residents(未发布)- 彭寒、Yangfan(笨和Ben)03.Because I hear you – toe (上大学)04.Up(未发布)- 彭寒(三人行和我的梦)/更多收听平台/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蜻蜓 FM/懒人听书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故事FM”感谢关注,欢迎互动

拼多多=中国的Costco?

From 疯投圈

不经意间,家里长辈的手机里充满了各种「拼多多」的拼团链接,从两年前默默无闻的创业公司,到 2017 年末月均 GMV 数百亿的黑马,拼多多是最近几年崛起速度最快的电商企业。消费升级火热的同时,拼多多所代表的消费降级一词也开始频频出现。通过拼团模式销售低价爆款标化商品,依靠微信社交流量的导入,迅速占领三四线地区的真空市场。拼多多能否威胁到淘宝、京东甚至线下零售,在未来的电商版图中会有一席之地呢?本期节目,黄海和 Rio 一起分享了对拼多多模式的理解,以及以拼多多为代表的腾讯系电商对阿里巴巴的进攻——2018 年微信生态电商和淘宝天猫将展开极其激烈的竞争。 推荐阅读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一次性讲明白了两年获取上亿付费用户的秘密 淘宝卧榻之侧,岂容拼多多安睡? 腾讯的干儿子,在挖微信墙角 消费降级巨头拼多多 好市多 (Costco) 是家怎么样的企业?

E049.二十年后同学聚会,我听到同窗男孩的死讯

From 故事FM

二十年后,一条同窗男孩的死讯,重启了陈芳的高中记忆。她并没有想到,曾经一起醉酒的朋友,后来竟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主播/ @寇爱哲/制作人/ @寇爱哲/声音设计/ @杨帆_阿猴 /BGM List/01.This Memory part 1(未发布)- YangFan ( 我们俩就再也没有提过…)02.The Smoke (未发布)- YangFan ( 那一瞬间我感到很温暖) (高考后,我们俩约在小河边,喝的是白酒)03.The Destiny(未发布)- YangFan (在西藏离开的人)04.This Memory part 2(未发布)-YangFan   (第一次死亡是肉体的死亡,第二次死亡是这世界上再没有人记得你) /更多收听平台/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蜻蜓 FM/懒人听书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故事FM”感谢关注,欢迎互动

练习传统武术前,不妨接触下现代搏击

From 忽左忽右

传统武术是否真的一无是处?他们内部如何看待传统武术的实战性?本期《忽左忽右》,兼习太极、形意、八卦多门拳种的杨华及其师妹东来,为大家带来他们对于传统武术在今日的意义。 【主持】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杨一(新浪微博:@杨一1)  【嘉宾】 杨华、东来 [03:00]记者因《一代宗师》而接触武术 [07:20]杨露蝉对于推广太极功不可没 [08:30]晚清善扑营教练出自杨氏太极 [14:25]虹口公园一度是上海拳术的胜地 [16:10]大众对于传统武术存在太多误解 [17:10]打架是不可能气定神闲的 [21:00]中国武术中的80%其实是兵器格斗 [21:45]形意拳脱胎于军阵,八卦掌起于江湖 [23:40]太极拳往细节处下功夫,近于艺术 [30:30]古代的师徒考验有其合理意义 [37:10]传统武术很适合业余爱好者修习 [37:40]传统武术的错误练习方式容易伤及习武者 [41:20]60年代普查的一千个拳种如今仅余一百 [44:25]沧州老武师感慨孩子们都不愿意下苦功练了 [47:30]霍元甲的迷踪义已经失传 [49:10]杨华认为太极应该向咏春学习如何适应当代社会 [51:10]“拳来脚往”是大众对武术的误解 [52:55]“你们能看到的大师,往往真不了” [58:45]普通人接触传统武术前可以先学习搏击 【音乐】 "醉拳"(成龙·醉拳II 电影原声带·1994·滚石唱片) "Main Theme II - Dreaming of the 64 Hands"(Shigeru Umebayashi·The Grandmaster (Original Score)·2014·Lakeshore Records) 【logo设计】杨文骥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蜻蜓FM、 荔枝FM、网易云音乐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Page 92 of 96 (1909 episodes from China)

🇨🇳 About China Episodes

Explore the diverse voices and perspectives from podcast creators in China. Each episode offers unique insights into the culture, language, and stories from this region.